最近,在安全月活动中,我突然想起一则寓言故事;中国古代武城有个官员叫子游,一天守墓的老人向他报告了一个情况:“鹳鸟是能预知天将下雨的鸟,它突然迁巢,莫非我们这一带要发大水了么?”这一情况引起了子游的重视,于是赶快命令城里百姓准备船只应急。过了几天果然有大雨,洪水暴涨,外城的小土堆已被淹没。但雨还是下个不停。大水将要淹没墓碑,鹳鸟新窝摇摇欲坠,鹳鸟来回鸣哀叫,不知在哪里安身。子游目睹此景叹息道:“可悲啊!鹳鸟虽然有智慧,但可惜它没有长远眼光。”
鹳鸟是机灵的,它能感应到自然气候之变而预知天要下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这种机灵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对事故隐患,能及时感知,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思想麻木,对身边的隐患毫无所知,是十分危险的。但安全生产,仅限于感知,是解决不了安全生产中的根本问题的。人无远虑,必有近患。象鹳鸟那样,虽知天要下雨,但采取的措施只不过是把巢近到石碑上,这样的措施是不可靠的。因为,一旦石碑被水淹没,灾祸能避免吗?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做工作,才能长久的稳固性。鹳鸟式的感知仅是出于一种本能,而只有经验、理性和科学,才能把握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这就需把感知与远虑结合起来。感知是对眼前现象的一种敏感;远虑则是一种预见。我们经常说的“青蛙现象”,便是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既无感知,又无远虑的可悲行为,其结果只能被煮死。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既无远虑,又无远虑,或只有感知,但无远虑,由此对事故隐患丧失警觉,使隐患发展成事故的现象,是不少的。对事故的发生感到突然,想不到,一旦事故发生,才大吃一惊,来个措手不及的表现,便是发戏无感知,又无远虑的表现。当然,仅有感知和远虑,但却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的行为,最终仍然免不了要受到事故的惩罚和报告。只有把感知、远虑和准备工作的行动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是最高明的保安全、防事故的科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