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对战机失事和飞行员伤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的结果叫人非常震惊:造成飞机失事和夺去飞行员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而是飞行员自身的操作失误。
更令人不解的是事故频发的时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撤退时,而是在飞行员完成任务凯旋,飞机即将着陆的几分钟里。
心理学家对这一结果丝毫也不惊讶,他们说这是一种“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现象:飞行员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精神高度集中,外部环境虽十分恶劣,但大脑极度兴奋,并不容易出现纰漏;倒是在返航时,飞行员精神越来越放松,当他看到熟悉的基地,当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近,顿时有了放心感与安全感。恰恰就是这瞬间的放松,才导致麻痹,导致粗心,而最终酿成祸患。
人们管这种状态叫“虚假安全”。
生活中,这种“虚假安全”现象并不少见:按部就班地工作了一日,快要下班,便感一切都会安然无恙;谨小慎微地工作了一年,临近放假,认为一切也都已平安无事;紧紧张张地行程万里,故乡在望,更觉已经是安全归来,于是就放松,就懈怠,就麻痹,就粗心,孰不知,就在这松懈与大意间,祸患与灾难正悄悄向我们袭来。而由此酿成的惨痛与不幸,恐怕用尽我们的生命,也难以挽回和弥补。
安全不可以心存侥幸,生命不可以须臾失去珍惜和爱护。当我们就要放下活计,洗去尘垢和满身的疲惫;当我们就要离开车间,惬意地走在那缤纷的街上;当我们已驶近故乡,又要见到亲人和沉醉于家的温馨,朋友,请莫要松懈,莫要大意,因为工作还没有结束,行程还没有完毕,因为安全需要我们时时都用心,生命需要我们全程去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