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文摘》曾经刊登过一篇题为《勇敢的士兵》的文章,说的是某一天,前美国海军总司令麦肯锡问陆军总司令马歇尔将军:“你有没有办法证实一下,自己的部队是世界上最勇敢的?”马歇尔随便喊了一个路过的士兵,指着不远处一辆正在开动的坦克命令道:“你给我过去,用身体拦住那辆坦克!”“你疯了吗?”士兵大叫:“我才不那么傻呢。”说完撒腿跑开了。马歇尔满意地对老同学说:“看见了吧,只有最勇敢的士兵才会这样同将军说话。”
面对将军发出的“错误指令”,一个小小的士兵竟毫不迟疑地说出“不”字,不愧为一个勇敢的士兵。由此想到我们的安全生产,对那些危害安全生产的“错误指令”,也同样需要敢于说“不”的“士兵”。在安全生产实践中,某些领导发出“错误指令”的现象并不鲜见,有些“错误指令”甚至可以说是“有意”而为之。但这种“有意”绝非像马歇尔那样是为了考验士兵,他们或者是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了“献礼”赶工期,不顾客观规律地下达“错误指令”,或者是因为习惯于办公室指挥,对生产现场的情况、变化知之甚少,所以发出“错误指令”,抑或是由于自身业务不过硬,违章盲目指挥所致。无论何种情况下发出的“错误指令”,都有可能危及安全生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对于这样的“错误指令”,熟悉现场、扎根一线的职工应该勇敢地大声说“不”。
敢于说“不”需要一种勇气。在安全生产中,有些职工因为“错误指令”是领导发出的,就采取一种明哲保身的态度,宁肯执行“错误指令”,也不愿得罪领导,其结果不仅会使企业受损,而且很有可能危及自己的人身安全。只有坚持“不唯书,不唯上”的理念,不怕自己暂时受到某种误解,才有勇气对“错误指令”大声说出“不”字。当然,如果在敢于说的基础上还能做到善于说,其“不”字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敢于说“不”需要宽松氛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除非是那种有意而为之的“错误指令”,一般情况下,对于来自基层职工的“不”声,绝大部分领导还是会理解并及时修正的,毕竟企业的长远利益,大于自己一时的面子。一个善于听取意见、敢于改正错误的领导,才能赢得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持。
敢于说“不”需要好的机制。企业有关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措施和制度,保障职工对“错误指令”说“不”的权利,从制度上对因说“不”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职工进行保护,对因说“不”而为企业挽回损失的职工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敢于对“错误指令”说“不”,进而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更有保障。
上一篇:“思危”切勿“居安”
下一篇:安全乃永久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