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曾写过一篇《年轻不是我的错》,并建议《华中电力报》做了一期话题,今天我还是想说说“成熟”这个话题,因为经历世事沧桑,有所感悟。
无论是同事间衡人论事,还是领导评议下属、考核提拔干部,我们常会听说某某人不够成熟或某人比较成熟之类的评语,在讨论提拔干部时,如主要领导说上一句“这个人还不够成熟”的话,那么多半这个人选提拔告吹。无形中,成熟与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能力、水平的标准。然而这个标准往往似清楚又不清楚,难于言表,十分含糊,有时甚至褒贬颠倒。
成熟原指果实等完全长成,达到可以收获的程度,后引伸为人或事物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是相对于幼稚而言。一个人是否成熟确实难作定义式地表述,按约定俗成的理解,一般是指做人做事方面比较老到、得体,无不及又不逾矩。要做到这一点往往与一个人的阅历有关。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称那种做事不着头尾、不计后果、莽莽撞撞的人为不成熟;反之,称那种做人沉稳、郑重,做事周到、圆润,说话达意、明理的人为成熟。“人情”又与“世故”相联,于是成熟便有个界限问题。我们本来就是个“人情大国”,如今,在假话盛行﹑诚信贬值﹑关系成网的风气之下,人们往往歪曲了成熟的原意,把世故﹑油滑看作成熟﹐并刻意追求之。
表现其一,做人处事势利二字为准,看风使舵,顺风行船,溜须拍马,逆来顺受,唯上命是听,绞尽脑汁讨好上级,如领导之间有了矛盾则权衡轻重千方百计在夹缝中穿行,一身的奴才相,领导的看法就是他的看法,领导的主意就是他的主意﹐表面上说是无欲无求却隐藏着最大欲望,此乃“成熟”也。
表现其二,远离坦率,视诚信为幼稚,信奉不说谎办不成大事,崇尚冷漠,蔑视良知,无所谓善恶与是非,对关乎众人的事抱“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的态度,暗笑他人“良心值几个钱?”当利害关己时则极尽钻营之能事,一心磨练运用官场﹑市场“潜在的游戏规则”的本领,凭深藏不露的满腹心机以实现个人目的,此乃“成熟”也。
表现其三,奉行圆滑的处世哲学,以“难得糊涂”为高,见怪不怪,远离是非,做人处事四面见光﹑八面玲珑,只栽花不栽刺,遇到矛盾绕着走,得过且过,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说起话来既顺姑情又得嫂意,滴水不漏,讨论正经问题王顾左右而言他,不是南山打过狼北山猎过虎,到了争论的关键时刻为躲避矛盾就上厕所了,约摸已有结论了才回来,边入座边点头微笑,嗫嚅地:“嘿嘿,今天有点闹肚子。”此乃“成熟”也。
在这种人眼里,把恪守道德,诚实守信,坚持真理,主持公道,坦白率直,表里如一,当仁不让,不平则鸣,说真话,不媚俗,有个性,不趋众,敢负责,不推诿等做人的准则,看成是不谙世事﹑不成熟的表现。
这种“成熟观”在生活中可谓司空见惯,说这已成为一种不良社会风气,并不为过。是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时期,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强了,人际关系更复杂了,人人都在“学乖”由稚气变得成熟。然而,按这种人所理解所尊崇的“成熟”效仿下去,我们国民的人格素质将会怎样?我们社会的道德风尚将会怎样?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又将会怎样?难怪在外国许多国家,如意大利瓦莱达奥斯塔州长面临政府官员腐败时,他就敢用中学生当市长,由中学生来组阁,美国的希尔斯代尔市就曾用18岁的中学生来当市长,虽然这样做有些偏激,但他充分认识到“不成熟”的年轻人的潜在优势:单纯、朝气、有干劲、有闯劲、接受新事物强。总比那四平八稳、无所事事的人要强,总比那能力超群,却心怀叵测的人要强。
这个打假那个打假,在做人上是不是也要来个“打假”?人是有血肉有灵性的,本应活得生气勃勃,却偏偏追求那无棱无角无情无性的“成熟”,把坦荡胸怀封闭起来,把内心波澜压抑下去,含着冰却吐不出水来,戴着面具过活,甚至连笑一笑也要看别人脸色,活得累不累?内心难道没点愧疚?没有真诚和信任,没有个性和激情,没有浪漫的情怀,很难有真正的爱情和朋友。其实,在“成熟”的背后隐藏着一颗卑微丑陋的灵魂。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尽管自以为是聪明人也不会有大的成功。
人生总是要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但成熟是有“度”的。再回到成熟一词的本意,生瓜不可摘熟瓜当收获,而熟大劲儿就成烂瓜了。世故即过熟,是一种衰老,是人生的暮气,走向奸滑近于僵死。
人生在世总要自己保证心灵的自由和思想的尊严。走向成熟是走向智慧,成熟是一个人阅尽人间沧桑的一种大度从容,是一种做人处事善于自控的圆润状态。它刚直不阿,不媚俗,不盲从,不违心地曲意逢迎,对挫折和逆境处之泰然,它奋斗不息却淡泊宁静,不作非份之想,不为非义之利所动,不为虚名所惑,对恭维﹑掌声﹑鲜花报以淡淡的微笑,宠辱不惊,散发着灵魂的香气。成熟是生命运作到一定程度所达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理想境界,而不是人们所奉行的世故﹑油滑。
上一篇:诚信需要全社会共同建立
下一篇:安全管理莫“护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