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前经常听说“狼要来了”,而如今,已经是“狼来了”。这就要求我们,全体员工团结起来,群策群力,共渡难关。
作为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我们要从生产现场出发,围绕现场各个管理环节,从细节分析,设法查找不利于降低成本或影响系统运行效率的因素,找到改善机会。下面分享一个案例。
案例:经理明天需要出差,所以让小王去火车站买车票,小王接到任务后马上就出去了。一个小时以后,回到了公司,跑到经理面前说:“经理,火车票卖完了!经理问: “结果呢?”他的回答依然是卖完了。于是,经理把小李叫到办公室,还是让他去买火车票。同样,一个小时以后,小李回来了。小王急忙问小李:“小李,火车票买到没有?”小李说:“没有,确实卖完了。”小王一听心里非常得意,心里暗自想着:经理,小李不也没买到吗?小李同样到办公室报告经理。但很奇怪,不到五分钟,经理让小王给进去。小王一进去,经理便批评小王说:“你要学学人家小李是怎么办事的。”小王非常纳闷:哪里不一样呢?不也是没买到火车票吗?这个时候,经理说,小李总共列了四种方案:第一种:从票贩子手里可以买到五张票,不过每张要多一百元。第二种:托朋友关系,可以让列车员同志送上车。第三种:坐豪华大巴每人需要一百元。第四种:可以坐飞机,机票1200元/张。同时,小李建议坐豪华大巴,即经济又实惠,请经理指示!
大家想一想,经理以同样的方式布置了同样的工作,为什么小李能够完成任务,达到经理的要求呢?因为,小李对经理购车票的目的进行了思考,理解了经理购车票的意图,意识到购火车票只是解决交通问题的一只途径,而不是把“去火车站购票”简单的理解为“在火车站售票大厅排队购票”,也就是说,小李对领导的工作要求进行了理解与转化。而小王,在这些细节上下的功夫显然不一样。
往往有很多人在工作时,没有真正思考过做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常常会花费了时间,却没有做出结果,或者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无法继续进行下一步工作。其实,在细节上多花一点功夫,比如在要做一件事时想一下要做的真正意图,又能花费多少时间呢?
在日常工作中,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忙忙碌碌辛苦了一天,却讲不出忙的什么名堂;能说出做了什么事情,却道不清哪些是必须应该做的。如果有的话,不妨想一想,我们在做的事情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如果暂时没有更好的做法,那就按部就班,认真做好;如果有更好的做法,不妨试试看,换一种做法,能否殊途同归。
“不值得做好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做好”。
让我们立足于生产现场和自己的岗位工作,从细节上动动脑筋,争取把事情做到最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