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为安全工作提供思想、智力和能力保证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的容量不是取决于其中的长板,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同样道理,企业能否做到长效安全,不是由能力和思想基础领先的多数职工来决定,而是受到少数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技能不足的职工所左右,后者才是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对象。在安全教育培训中,重要的不是锦上添花,更多的是要雪中送炭,要坚决避免“扬长避短”的现象,把着力点放在补缺补差上,放在制约安全水平提高的少数人身上,通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来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因此,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要重点克服以下两种行为。
一是要坚决克服短期行为。要坚决避免为了早出成效,快出成果,选择基础好、技能强的职工进行强化培训,以应付上级检查考核,而忽视和回避在确实需要教育培训的群体上下功夫的急于求成现象。这种“扬长避短”的短期行为只能是一种掩耳盗铃,表面上看起来成绩很突出,很诱人,但对安全工作的保障来说只是金玉其外,最终是要受到客观规律惩罚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有耐心和恒心,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要把教育培训纳入安全工作的全过程,从最薄弱的地方入手,稳扎稳打,步步深入,使教育培训的效果表里如一,纵向整体推进,横向全面提高。
二要坚决克服盲目行为。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要重视做好调查研究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考试测评、技术鉴定、座谈讨论等多种途径和手段,搞清楚哪些岗位、哪些人群是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职工迫切需要掌握的,从而对企业职工队伍有一个总体认识,准确把握“长”在哪里,“短”在何处。在此基础上,针对职工的年龄、文化结构和岗位工作特点,合理确定教育培训的内容和组织方式,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要坚决克服随大流,跟风走,赶时髦,别人培训什么我也培训什么,不管培训对象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盲目安排教育培训内容的简单化行为,坚持做到有的放矢,因需施教,因人施教,以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下一篇:安全施工的“三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