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的单位在安全检查中,对存在的隐患、违章违规等问题,只要一发现,不是一顿狠“批”,就是一次狠“罚”。这种“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敢于较真的态度值得肯定。但是,有时被批或被罚者一头雾水,不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改。安全检查的目的和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
安全检查是为了督促相关人员尽快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及时整改隐患,有效杜绝事故的发生,从而增强安全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说,安全检查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预防同类问题再次发生。要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在“批”或“罚”的同时,更要重“评”。
要“评”依据,就是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深入、细致、客观、真实、全面的研究剖析,让当事者明白究竟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哪一条哪一款。要“评”原因,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全面分析,找准、找全、找实隐患产生的原因。主观上,分析认识、作风、制度等方面的不足,着力消除侥幸心理、经验主义;客观上,分析硬件设施方面存在的隐患,该建的建、该添的添、该修的修、该换的换,着力消除“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盲目行为。
要“评”危害。对隐患可能给单位、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进行综合点评,提醒当事者如果不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警钟长鸣,及时消除隐患,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从而起到警示作用。要“评”能力。全面了解掌握当事者的安全防范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进行岗位需要的安全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技能。
只有这样,把“批”、“罚”、“评”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到整改有具体内容、提高有明确目标,才能不断提高安全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