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安全上狠抓严管,而安全管理还是漏洞百出,总是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最近在上网学习的过程中,看到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使我若有所悟。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汽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车就被人偷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汽车过了一个星期仍然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把这辆汽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破窗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
无独有偶的是,在日本,有一种叫“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其主旨也和“破窗理论”相通。比如企业将有油污、不清洁的设备以及车间死角贴上具有警示意义的红牌,以促其迅速改观,从而使工作场所清洁整齐。在这样一种积极的暗示下,人人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
同样,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对操作人员出现的第一个违章操作或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不佳的时候,对其先贴上“黄牌”来警告,连续两次就贴上“红牌”,并“勒令”其停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使员工明白在安全操作中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的道理。久而久之,低级违章和重复性违章的“老毛病”没有了,使用规范动作进行操作的良好习惯也就这样形成了。
安全生产的环境和习惯越好,不安全的行为也就越少;反之,安全的行为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引导广大员工自觉抵制不安全行为,创建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正是我们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的明智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