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话说安全帽(散文)

2010-02-24   来源:炼钢总厂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在钢厂工作三十多年了,戴过好多种(顶)安全帽。

    1970年代,到现场戴的是柳条帽。圆圆的宽宽的帽檐,就像《红色娘子军》里洪常青乔装打扮的南洋富商戴的太阳帽。柳条安全帽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但是比较重,有缝隙易漏灰。由于帽顶平,工余之时往往另作他用,比如倒扣着当作凳子可坐,当盛物器皿时,夏天装防暑降温的冰棒雪糕,冬天装一个灌满开水的玻璃瓶子,或在帽子里放个笔记本,也当过工具,那时我们青年突击队的共青团员抢修休风的转炉,头戴一顶柳条安全帽,双手抱一顶装满喷补料的柳条安全帽,冲进近百度高温的炉子里,往炉壁一帽一帽地甩补炉料。刚投产的转炉钢厂全国没几个,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安全工作自然而然也没成规矩方圆,安全违规的事也就不鲜见,安全帽是想戴就戴不想戴也没人说你,就是戴也是随便地扣在头上,生产都忙不过来,哪还顾得了这些事。爬天车、登炉顶、钻格栅段经常撞掉安全帽,高空坠物打掉砸碎安全帽,轻则受伤,重则让人丢了性命。

    1980年代安全帽得到改进,变成了塑胶帽子。血和泪的代价换来了安全管理的进步,有了《两穿一戴》、《现场行走五不准》《上岗作业二十不准》等安全规章制度。而戴安全帽是第一条安全规定,可执行力还是不够。安全帽也没有编号,你戴我戴大家戴,你拿我拿大家拿;拿错、丢失安全帽的小纠纷在班组里时有发生。甚至厂门洞开,郊区菜农将安全帽拿去当做浇菜的水瓢和粪瓢,骑摩托的拿去当头盔,捡铁的、推销的穿件工作服戴顶安全帽,也是像模像样的钢铁工人。只是塑胶安全帽易老化脆裂,帽顶击穿、帽子裂开的现象不少见,因塑胶安全帽引发的大小安全事故也有。一次,有人戴帽子钻烟道,头一低,帽子磕破了,脑袋也出了血。钢厂还有另一种安全帽——布帽子,是机床加工操作人员用的,为的是把辫子盘进帽内,也有只讲美不注意安全的女工,长辫子没盘进去是吃了亏的,酿成的惨状让人无法忘却。

    1990年代的安全帽,不仅材质改成纤维塑料的,强度增强了,连颜色也区分了,工艺操作人员戴黄色安全帽;设备检修人员戴蓝色安全帽;管理人员戴白色安全帽;安全管理人员和厂级领导则戴红色安全帽。从颜色上就区分出干活的类别,大大方便了安全管理工作。还有那安全帽上有红蓝黄三条杠的是现场指车人员,是司职指挥空中运行的行车的。虽然改进了安全帽的材质,还是没有编号,安全帽流动性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高空抛、坠物的事还是没有杜绝,有一次差一点打到一位厂长的头上。该厂长深切地感受到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于是抓戴安全帽和高空抛物有了更具体的措施。有好几次戴了安全帽的职工还被考核了,其原因是安全帽绳没系好。

    现在安全帽的材质更好了,是ABS、高密度聚乙烯系列或者是玻璃钢等材质,选用进口高抗冲ABS工程塑料注塑加工而成。其特点表面光洁度极佳,而且弹性好、钢性好、吸收性好,牢固耐用美观大方,帽型与国际接轨,遇见那高高大大的炼钢工,看背影你一定会以为是老外,那时连年的引进项目进行技术改造,老外多着呢。七、八十年代老外是从国外带的洋安全帽,现在老外是就地取材放心的用我们的国产安全帽了。变化更明显的是安全帽实现个人专用,从股份公司到厂里再到车间和工段班组按区域编号发放,每人一个编号,定置管理统一摆放。职工没有单独去换安全帽的,没有坏的和丢的,三年厂里统一更换一次,连协议保产人员也是统一配置,旧安全帽则作临时现场参观和实习用。

    现在安全帽真正成为工人的保护品,在冶金工业这种复杂的生产环境中,用金属或加强塑料制成的轻型保护头盔的防护作用是:当作业人员头部受到坠落物的冲击时,利用安全帽帽壳、帽衬在瞬间先将冲击力分解到头盖骨的整个面积上,然后利用安全帽各部位缓冲结构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允许的结构破坏将大部分冲击力吸收,使最后作用到人员头部的冲击力降低到4900N以下,从而起到保护作业人员的头部的作用。安全帽的帽壳材料对安全帽整体抗击性能起重要的作用,确能保护头顶。一次,几十米高的炼钢平台上抛下一捆废纸箱,正好有两人下班从下面经过,帽子拎在手中的立刻被砸晕过去,戴在头上的虽然帽子砸飞了,人却安然无恙。此事后来成为厂部进行安全教育的必备案例。

    安全帽是钢厂人的守护神,少了它,生命时刻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