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当心“虚假安全”误安全

2010-03-2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在对战争中造成战斗机失事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时,发现事故发生的最频繁时段,不是在天气恶劣时,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撤退时,而是在胜利完成任务归来,即将着陆前的几分钟里。
   
    对这一奇特现象,心理学家认为:当外部环境恶劣时,飞行员需高度集中精力,但由于大脑正处于极度兴奋中,反而不易出纰漏。当凯旋离跑道越来越近时,他会顿时产生一种安全感,。然而正是这瞬间的放松,常会酿成大错。因此,人们管这种状态叫“虚假安全”。(见《报刊文摘》2005年3月2日第三版《有一钟安全叫“虚假安全”》)   
  
    “没想到大江大浪都过来了,却在小河沟里翻了船!”一些单位发生事故后,领导和职工有时不由自主的感叹。这恐怕和“虚假安全”状态所造成的恶果是一个道理。
  
    许多单位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都要把交接班前、吃饭前、下半夜及某项工作快要达到预期的目标等时间,作为关键时刻来对现场进行重点卡控。这是因为经过一段高度紧张的工作,每当这些时候有些人“绷紧的弦”,眼看“胜利在望”,便会产生一种“瞬间的放松”。而正是由于这种“虚假安全”的工作状态,麻痹大意,侥幸轻敌,有章不循、急于求成等等危机安全生产的现象,在某些人身上就不由自主地“冒”出来。虽不能说每一次都会给工作造成失误,但会给事故隐患埋下严重祸根。一旦遇有任何微小的“生长缝隙”,它就会毫不留情地“钻”出来危机安全生产,甚至酿成大祸。
 
    经验和教训一再告诫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对安全生产我们都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松懈情绪,都要始终如一地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前进路上可能产生的纷繁复杂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严守纪律和规章制度,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势,做到“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将事故隐患彻底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作为领导干部,更应时时刻刻认清自己肩负的重任,首先从自己做起,始终抓牢安全生产不放松,身体力行带领职工群众扎扎实实搞好各项工作。不能仅仅满足“胜利在望”,必须做到“胜利在握”,才有可能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