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数十年的大量事故调查与分析表明,在各类事故中,矿工因马虎或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那么,人员安全管理就应该把消除矿工因马虎造成失误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由于矿工的行为由心理所支配,所以人员的安全管理应从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原因分析入手,通过人员安全心理素质的选拔与训练、人机匹配、安全意识与动机的强化与激励、行为干预,以及对影响矿工心理的不良环境因素的控制等管理措施,来消除这些不利于安全的心理和行为。
非马虎性不安全行为是指矿工本身对自己的行为的不安全性或危险性并没有清醒的意识,是个人未能控制其行为性质的情况下作出的行为。由于这类不安全行为是非故意性的,所以也可将其称为“无意识马虎”。这类不安全行为主要由于缺乏知识和经验,注意力分散、信号接收错误及一些特殊条件的影响等一系列原因造成。
缺乏知识和工作经验
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根源之一是矿工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技术培训不够、本人不善学习或缺乏经验。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常能看到,有些矿工和管理干部,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和实践经验,工作中经常违章指挥和盲目蛮干,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不安全行为的危险性根本就不知道。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情况发生变化,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而仅凭个人不成熟的经验进行错误的判断与处理,以致发生事故。
注意力分散
注意力分散是矿工马虎造成失误并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在上班一开始和快要下班时最容易发生,工作一开始,注意力不易完全地转移到工作状态,即演员们常说的 “还没有入戏”;而在工作将要结束时,往往又过早地转移到下班后的事务上。这两个转移点都容易使人产生“忽略性”马虎并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当然,引起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很多,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身体欠佳或他人的干扰以及一些心理疾患等。
另外,在煤矿生产中,由于作业现场动态对象较多,大多要求矿工们适当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在打眼、支护、卸料、钉道等作业中应时时注意观察顶板的变化,留意异常的声响以及工友之间的动作避让等。
情绪波动
人在情绪低落时,大脑处于一种全面抑制状态,表现为反应迟钝,特别是注意范围狭窄,头脑中往往被不愉快的事情所缠绕,形成严重的注意力分散,甚至外界很强烈的危险信息都不能引起注意,很容易导致错误甚至无效操作而发生事故。而人在情绪很高涨时,注意范围同样会缩小。因为人在兴奋时,大脑皮层的有关部位会产生很强的兴奋区,而这时其他部位则会受到较强的抑制。因此,情绪的过度高涨对安全操作同样是很有害的。
井下特殊的作业环境使矿工对安全心理的渴求十分强烈,井下的劳动空间相对狭窄,地质条件及状况复杂,水、火、煤尘、瓦斯、地压等灾害较多,矿井老化,工作面较远,工作时间长,生产机械笨重,劳动强度大,影响安全心理行为过程的视觉、听觉、嗅觉等不良因素无所不在,导致矿工对安全的需求表现比其他行业更为强烈。
另外,各煤矿企业应当采取多种安全教育形式,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安全心理培养,明确安全生产的意义和不安全的危害,并使安全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同时,通过加强对职工安全知识的培训,使他们熟悉操作规程、安全准则,增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素质,努力改变旧的心理定势。从而使他们掌握事故发生规律,及时排除事故隐患,有力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井下工作中马虎的事例很多,因干活马虎而将衣袖(或手臂)卷入皮带中致残的矿工有之(因此而送命的矿工也有),因开绞车马虎而把绞车拉至自己头上并将自己硬生生地卡死的矿工有之,因开玩笑马虎而将同事眼睛用锚杆戳瞎的矿工有之,因推矿车马虎而将自己的手挤扁的矿工也有之,因放炮马虎而将自己崩飞身亡的矿工更有之……
总而言之,做个马虎的矿工一点好处都没有,真心希望经常马虎的那部分矿工,真正做到潇潇洒洒来下井、平平安安回家转;多拿工资奖金,少犯三违罚款;工作认真兢兢业业,心里踏实快快乐乐。让可恶的“马虎之箭”永远瞄不准你,也不敢射你,更射不到你!
上一篇:安全需要“顽固不化”
下一篇:未必吃堑再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