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当地时间2010年10月13日凌晨0时12分,随着圣何塞铜矿场受困矿工陆续搭乘“凤凰二号”救生舱升井获救,33名矿工创下了被困地底时间最长、且成功生还的世界纪录,全世界共同见证了这所谓的“智利奇迹”!然而,在这场矿难的背后,却留下了太多太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
首先,安全投入是基础。智利救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智利政府对安全救援的投入,大到“胶囊”救生舱、小到安慰矿工心灵的投影仪和灭菌铜纤维短袜等一系列高精尖的技术,这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对于生命的尊重。这告诉我们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切勿打丝毫折扣;同时,加大对安全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安全设施建设;并建立安全专项资金,制定相关制度,防止安全资金被挪用,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安全培训是关键。智利矿难发生后,最令人惊讶的是矿工们的从容与自信。他们在面对死亡威胁时,始终保持着一份乐观与冷静,甚至唱起国歌相互鼓励。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智利政府对员工安全培训的重视。试问,如果太多的企业将安全培训作为“例行公事”,认为参加培训是“变相休息”,“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千万次的培训又有何用呢?所以,只有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帮助员工及时解决问题,积极提高施工质量,并建立训后考核制度,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才能真正确保参训人员有压力、有动力、有实效。
智利的奇迹让人欣喜、让人感动,同时也让人思考。33名矿工的奇迹生还不是靠运气,也绝非偶然,这是一个国家对于安全的重视与长期不懈付出的必然结果。相信,在以后的施工生产中,只要各企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大对安全的投入,并强化安全培训力度,安全施工就能实现,零伤亡、零事故的奇迹就能实现。
上一篇:安全检查不妨多让一线人员参与
下一篇:生产工具莫乱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