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风险识别还需全员参与

2011-02-17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小崇原来是一名注塑工,最近转岗到了包装工岗位,班长发给他一张包装工岗位风险识别卡,要求他按照识别卡提示的相关内容,做好自我保护,加强风险防范,避免发生岗位安全事故。

  然而,小崇对这张风险识别卡上的部分内容并不十分理解,对有关要求感到茫然,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事故防范。究其原因,主要是开展包装工岗位风险识别时,小崇没有参加,对包装工岗位所存在的安全风险没有深入研究和体会,对风险识别卡上提出的注意事项不知所以然。原来,这个企业的岗位风险识别卡是由相关部门组织人员集中填写好以后,下发到基层岗位的,没有组织一线岗位职工参与风险识别活动。

  我们知道,安全生产的最大风险在基层,在一线各岗位,而对安全风险最有识别能力、最有防范经验的也是一线人员,开展安全风险识别,提出安全防范措施,一线员工最有发言权,他们理应是安全风险识别活动的主体。可是,小崇所在的企业恰恰相反,把一线职工撇除在风险识别活动之外,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由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风险识别卡,这样做的结果,既难以保证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全面性,也难以保证基层职工进行科学地防范和化解岗位安全风险。

  笔者以为,企业在开展安全风险识别时,必须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既要重视发挥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也要重视调动基层单位的积极性;既要重视发挥科技人员的智慧,也要重视发挥一线职工的实践经验,在岗位职工自我识别的基础上,组织技师、班组长等一线生产骨干进行讨论完善,然后提交相关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修订、审核,按工种和岗位形成完整规范的风险识别文件,再组织岗位职工进行学习、培训、消化和吸收,使每一名职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有效发挥风险识别在安全工作中的“防火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