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要扼住隐患的“咽喉”

2011-06-1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11月21日凌晨,黑龙江省鹤岗市新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截至发稿时,死亡人数已升至104人,尚有4人下落不明(走版时查出最后数据),事故原因初步确认为瓦斯突出。众多鲜活的生命消失,上百个家庭随着一声巨响破碎。

  如此严重的矿难让人难以面对。伴随“不要带血的GDP”的呼声渐起,众多资源大省也加快了资源整合的步伐,但依旧矿难频发,发生的矿难正显露出由小煤矿向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蔓延的态势,应当令世人警醒。新兴煤矿作为一家现有职工8万余人、技术人员1300余人的现代化企业,发生这样严重的矿难,教训是无比惨痛的。

  “生命没有彩排,只有一次精彩。因为人的生命不能复制。”这是龙煤集团的安全观。而龙煤集团下属新兴煤矿的百余名矿工何以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瓦斯超限报警后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工作面上的528名矿工为何没能全部安全升井?“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治理防范瓦斯灾害的十六字方针为何没有得到贯彻落实?我们不禁发出诸多的疑问。

  我国煤矿何以跳出矿难频发的怪圈?如何堵住安全隐患的漏洞?专家表示,矿难在发生之前,总是要露出端倪的。安全工程科学研究中的“海恩法则”是这样界定的:在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和1000起事故隐患。要消除一起严重事故,必须从防控1000起事故隐患入手。“海恩法则”带给我们几点启示:事故的发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再好的技术,再完善的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素质和责任心;事故看似偶然,实则是安全意识淡漠、违章侥幸等必然因素造成的;在重视重大事故发生后的处理的同时,应该建立轻微事故、事故未遂先兆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流程及机制,落实责任,防患于未然。

  因此,要遏制煤矿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的现状,破除一些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监管不严、投入不足、培训跟不上”的痼疾,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矿工的生命安全为最高利益,堵住安全生产的疏漏,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近年来,一串串不堪回首的数字让人沉痛:2002年6月20日黑龙江城子河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15人遇难;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特大煤尘爆炸事故,171人遇难……在这些特大矿难的背后,纵然发生的直接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在煤矿生产中,事故隐患预测预防的重要作用却是无可争议的。

  煤矿安全隐患犹如“恶魔”,时刻隐藏在生产的背后,稍有松懈,矿工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生命之花就可能凋零。新兴煤矿特大矿难再次用鲜血铸就的事实向我们表明,矿山企业要时刻敲响安全生产的警钟。难以挽回的教训也告诉我们,要堵住安全生产的漏洞,就要紧紧扼住隐患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