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季氏篇》中说道,“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一句话,君子应当有敬畏之心。
提到“敬畏”,人们往往将它与胆小怕事或者为人怯懦者联系到一起,笔者以为这是不恰当的。我们常常说“无知者无畏”,可见“敬畏”并不是怕事,也不是不敢在工作上有所突破与创新。它是一种对人、对事的严肃、谨慎的态度。
这种良好的态度形成的根源则是“知”。俗语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真是这样吗?恐怕未必。笔者以为,初生牛犊不是不怕虎,而是不知道老虎的厉害。可见只有当我们了解了一件事的时候才可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它。而这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学习。
2014年是集团公司严管理、提质量、增效益、深化改革的一年,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是与每位员工息息相关的,我们应如何对待?是视而不见,还是畏之如虎?这是一个问题。古人说知行合一,可见,“知”与“行”同样重要。脱离哲学层面,走进社会现实,我们既可以先“知”而后“行”也可以在“行”的过程中解决“知”的问题,所谓在实践中学习就是这样。
笔者以为,古人的伟大并不在于他们有多伟大的发明创造,因为再伟大的发明创造到了时下几乎都是历史博物馆里的展览品了。他们的真正伟大之处在于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其中的精华。因此,在我们工作之所以能做好,就在于不断地适应新的形势,不断地在实践中进步,例如每天巩固一下专业知识,睡前读一本好书,思考一下每天工作的得与失,明天该如何去完善等等,这些看似小事,却都是可以武装自己的利器。
“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社会变迁尚不明显的古代人们就明白了持续学习的道理,那么今天我们应何去何从,笔者以为答案不言自明。
上一篇:抓安全要做到刚柔并济
下一篇:小故事讲出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