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气焊、气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011-09-07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目的:为确保气焊、气割作业安全,规范操作行为制定本规程。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各单位维修作业点,使用气焊、气割作业的操作人员。

  1作业前:

  1.1操作人员必须办理明火作业许可证,方可从事作业.

  1.2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人员资格证>>方可从事作业.

  1.3检查:

  a工作前,检查氧气表、乙炔表、减压阀是否可靠有效。

  b氧气管、乙炔管安装可靠无漏气,表显压力符合要求。

  1.4准备:

  a氧气瓶、乙炔瓶应分别存放,严禁混放、混堆。

  b氧气瓶、乙炔瓶周围十公尺内严禁烟火(特殊情况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c氧气瓶严禁与油类接触,不准和易燃易爆物品同放一处。乙炔瓶应立放牢固,搬运时应有橡胶垫圈,禁止肩扛滚运。

  d使用照明灯时应采取防爆措施。

  e作业现场必须备有干粉灭火器。

  f清除作业现场的可燃物.

  g戴好护目镜.

  2作业中

  2.1开启氧气瓶和乙炔瓶阀门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锤击.

  2.2引火时应先打开氧气阀,试吹后关小阀门,然后打开乙炔阀,两种气体混合后点火。

  2.3焊枪嘴子应避免碰击,使用前检查有无堵塞,作业中发生回火时应立即关闭乙炔气门进行检查.不准用手握折气管制止回火.

  2.4使用乙炔瓶时应注意:

  a应使用专用乙炔气表.

  b开启瓶阀、装气表时防止产生火化。

  c气瓶要直立使用,严禁卧地使用。

  d瓶阀禁止敲击、碰撞,冻结时严禁火烤。

  e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输气流速不得超过1.5-2.0立方米/小时.

  f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应留有0.1-0.2Mpa剩余压力.

  g防止碰撞和爆晒.

  h禁止与氧气瓶通车运输.

  2.5使用氧气瓶时应注意:

  a严禁与油类接触,不准和易燃易爆品同放一处,搬运时应有橡胶垫圈,禁止肩扛滚运.

  b瓶内气体不准全部用完,应留有不少于0.5Mpa剩余压力.

  2.6不准在有压力(液体或气体)、带电设备、装有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和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室内进行焊、割作业。

  2.7在容器内焊、割,必须有专人监护。临时停止作业要将焊、割把子关好,以防乙炔在容器内爆炸。

  2.8不准焊接受力构件.

  2.9焊、割有色金属或涂有油漆构件时,应注意通风.

  2.10高空焊割适应使用安全带,气管吊拉防止损伤.

  3作业后

  3.1清除余火和熔渣,消除作业部位火灾隐患.

  3.2将乙炔、氧气瓶压力表等搬运到储藏位置,并挂好(禁止烟火)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