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氧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011-09-1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一)乙炔发生器,氧气瓶不得靠在电线、电灯下停放,并不得同时放在一起,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不得放在有油类的地点和阳光下暴晒。禁止乙炔瓶倒卧使用。

  (二)在拆装氧气表时,严禁他人站在出气且对面,防止氧气冲出伤人。

  (三)氧气瓶、氧气表、橡皮管及焊割工具,严禁沾染油脂。

  (四)乙炔发生器的零件和管路接头,不得采用紫铜制作。

  (五)高、中乙焕发生器,应有可靠接地,压力表及安全阀应定期检验。

  (六)乙炔发生器应每天换水,严禁在浮桶上放物料,不准用于在 浮桶上加压或摇动。

  (七)乙炔管用后,需清除管内积水。胶管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冻结时,应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用火烘烤。

  (八)氧气瓶应有防震圈,旋紧安全帽,避免碰撞和剧烈震动,并防止暴晒,冻结时,应用热水加热,不准用火烤。

  〈九〉点火时,应先开乙炔,再开氧气,点火完毕后,应熄灭火种。 焊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带有乙块和 氧气时,不准放在金属容器内,以防气体逸出,发生燃烧事故。

  (十)不准手持连接胶管的焊枪爬梯子登高。

  (十一)在贮存过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时, 应先清除干净,并将所有的孔口打开。

  (十二)电石应放在通风良好,不漏雨水、干燥的地方,移动或搬 运应将桶上的小盖打开,轻搬轻放,开桶时,头部要闪开,不得用金属 工具敲击桶盖。

  (十三)焊、割枪如发生回火现象时,应立即关掉乙炔气,再送交 氧气,然后再开氧气,吹净焊、割枪嘴内杂质,再关掉氧气,熄灭后,如枪管发热,用冷水冷却,严禁将未熄灭的枪管用冷水冷却。

  (十四)防火安全器应经常检查和换水,严禁两个焊工合用一个灭 火器。乙炔器防爆膜损坏,应按规定更换,不得用其它材料代替。

  (十五)焊接有色金属,如铜、铝等,场地应通风良好,必须带上口罩,防止气体中毒。工作场所严禁烟火和油脂。

   (十六)高空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安全带,严禁使用浮桶乙炔发生器。

  (十七)工作完毕后,应将氧气瓶气阀关好,拧上安全帽。电石花兰提出时,头部应避开。认真检查工作场地,确认无着火危险,方可离开。

  (十八)对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对焊机应安装在室(棚)内,并有可靠的接地。如多台焊机并列安装时,两机间距至少3米,并应分别接在不同相极的电源上,单独设置闸刀开关,闸刀开关与对焊之间的导线应用套管保护。导线截面不小于表9-1的规定:

  导线截面(平方毫米)

对焊机的额定功率

(千伏安)

25

50

75

100

150

200

500

一次电压为220V

的导线截面

10

25

35

45

 

 

 

一次电压为380V

的导线截面

6

16

25

35

50

70

150

  二、操作前应对焊机的压力机构是否灵活,夹具是否牢固。用气压或液压传动的工具,应检查其系统是否正常。

  三、焊接车间内(或工场),不允许堆放易燃物品,须备有消防器材,损伤棚应用防火材料建成。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镜和手套,脚下垫绝缘材料才能操作。

  四、焊接前,应根据所焊钢筋截面,调整二次高压,禁焊超过对焊机规定直径的钢筋。

  五、电器的接触点,应每隔2-3天用砂纸擦净;电极(铜头)应定期作锉刀锉光;二次电路全部连接螺栓,应定期拧紧,避免发生过热现象;冷却水温不得超过40℃。

  六、焊接较长钢筋时,应设置活动支架。辅助人员在焊接时应注意火星烫伤。已焊好的钢筋不得靠近易燃物品。

  七、工作完毕断电,保养好设备,收拾好工夹具。清扫场地,检查火种,防止失火。

  (十九)使用、贮存乙炔气瓶的安全要求

  一、乙炔瓶只能直立使用,因横躺卧放时,丙酮会流出,引起燃烧爆炸。

  二、瓶体表面湿度不应超过30-40°C,因为瓶温过高,会降低丙酮对乙炔的容解度,导致瓶内乙炔压力急剧增高。如超40°C,则应立即停止使用,采用浇水降温,妥善处理后,送充气单位检查。

  三、乙炔瓶内气体严禁用尽。

  四、乙炔瓶不应遭受剧烈振动或冲击,以免填料下沉而使瓶内出现净空间,致使瓶内乙炔压力增高。存放乙炔瓶的室内应通风换气,且要远离热源及避免阳光直射;存气瓶库房电气开关、灯具应防爆,同时不受射线照射影响,也不应将气瓶放在橡皮垫上。

  五、在运输、贮存中要轻装轻卸,搬动气瓶必须用专门的抬架或小推车,不得用肩扛,严禁从高处滑下或在地面上滚动,且要戴上瓶帽和护圈。

  六、预防气瓶直接受热,要距明火。可燃易爆物30米以上,气瓶与电焊在同一车间时,瓶底应垫绝缘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