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时间:1984年6月5日
事故发生地点:导火索车间制索工房
事 故 性 质:责任事故
事 故 类 别:火药爆炸
伤 亡 人 数:轻伤5人
事故概况:该厂工业导火索自1970年初建成投产以来,一直采用粉状黑火药为药芯制造,工艺要求严格,各种技术安全规定均较完善,未发生过爆炸事故。此次事故发生前,于6月5日上午烟花试制组郑XX曾要求车间安排过筛一袋黑火药(硝酸钾65%,硫磺10%,木炭15%),由郑XX按外加6%钛粉配制彩光烟花索用药,共16KG,该药于当日上午11时配完。郑XX曾于5月30日要求五车间领导试制几种彩光烟花索(药粉成分,危险程度,安全注意事项等均未告诉车间领导),当时车间副主任陈XX答复:生产任务重,试制不能影响正常生产,要试只能等秒量不合时试。故郑XX配好药后告诉黄XX,秒量不合时试彩光烟火索,后因早班生产秒量正常未能进行。13时30分,中班接班后经试秒量,有1号、3号、7号、8号、9号等五台秒量不合停机。此时郑XX即找制索班长黄XX安排拉彩光索,并说副主任陈XX同意秒量不合格时可以试制,征得班长同意后郑XX即去转手库,见送药工韦XX正在装药,于是郑即拿一筒药给8号机手廖XX,廖于14时40分左右开机拉索,随之9号、7号、1号机也陆续开机拉制彩光烟花索,当时3号手高XX拿药准备到3号机制索,送料工廖XX送棉线到2号机时,发现1号机药杯发亮(2机手卢XX,送药工韦XX也同时发现此现象),紧接着出现冒烟及爆炸声。相隔约2S后出现另一较大爆炸声。顿时,制索工房内浓烟弥漫,视线不清。此时郑XX因材料员赵XX有事叫去,当发现爆燃后,郑XX即跑到配电房拉下总开关切断电源。随后抢救人员陆续赶到灭火,在大家奋力抢救下,火很快扑灭,避免了事故的扩大。此次事故,造成5名工人轻度烧伤,一台制索机轻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0.15万元.。
原因分析:通过现场人员提供当时情况及爆炸现场情况分析认为:此次爆炸事故原点为1号机药杯,钛粉黑药受高好温摩擦所致。
1、金属钛粉列为“爆炸和其它危险品”,为可燃固体,其粉状在安全检查中的发火点为2500C;钛与氧化物混合具有着火和爆炸危险。因此,利用金属钛粉配制黑火药,用于制索机车上拉制彩炮烟花索其危险性和敏感度远较一般黑火药高,因而易受高温摩擦而引起燃爆。
2、金属钛粉密度为4.057G/CM3,较黑火药大。由于密度不同,在锥形药中通过刮板旋转翻动钛粉下沉而使药杯底部钛粉局部含量增高。加上刮药板与药杯摩擦及芯线向下高速运动与药嘴摩擦产生“摩擦热”引燃药杯钛粉黑火药。
3、制药用海绵钛粉粒度较大(通过60目筛)、杂质多(事后对使用的海绵钛粉进行化学分析结果盐酸不容物含量为29.34%)、硬度大、因而相当于黑火药中掺入硬质砂粒,从而大大增加摩擦力而易于发火。
4、6月5日下午正值天气闷热,制索工房内气温高达380C~400C,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这就为产生燃爆客观上提供了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
5、拉此索时,考虑到降低成本,郑XX告诉操作者不需外层纸和外皮线。为此1号机手拉此索时为取下外皮线轴,将机车停、开反复操作,因而使机车产生间隙冲击,为黑火药燃烧产生局部碰撞摩擦的可能性。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技术管理上,此次生产的彩光烟花索属未定型产品,图纸资料不完善,事前也未经有关人员充分讨论,虽然在此之前试拉几次少量产品,但此次拉制的药粉采用海绵钛(试验时不是海绵钛)并未经试验就铺开五台机同时生产致使事故波及面较大。
2、在生产指挥上,此次试验先未报告主管部门。车间领导在不了解性能又无技术资料的情况下盲目同意生产,因此事故发生后,厂有关部门还不知道车间试拉彩光索。
3、改用新材料给安全上带来的影响及应采取何种防范措施,技安科不能掌握。试制组人员也未将技安注意事项向车间领导及工人交待,因而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工人处于盲目操作状态,不能及时处理所出现的问题。 4、制索工房内通风管道已经停止使用,多年未能及时拆除,致使事故发生后风管成了很好的传火道,使燃爆事故蔓延扩大。
5、生产车间只接受生产科下达的生产任务。对于不经生产部门下令生产、试制试验任务,生产车间有权拒绝接受。
6、凡未经科研定型的产品不得在生产线上进行试生产。
7、科研、新产品开发,必须按科研程序办事,制定详细的试制方案,对于有危险性的生产、操作,要有切实的技安防范措施。试制产品要逐步做到单机、单人隔离操作,预防事故扩大发生。
8、在火化工生产工房内,严禁存放与生产无关的杂物,不需要的设备要及时拆除。
上一篇:雷管车间烘干工房爆炸事故
下一篇:毫秒雷管3号成品卡口室发生爆炸